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。
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,也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
见病因,可引起脑膜炎、败血症、心内膜炎、关节炎和肺炎,主要表现
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。少部分患者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,
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,如果诊断、治疗不及时,预后较差,病死率
极高 。
猪是主要传染源,尤其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,其次
是羊、马、鹿、鸟、家禽(如鸭、鸡)等。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
为20%-40%左右,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。如果细菌产生毒力变异,
引起猪发病,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传染给人类,引起人发病。到
目前为止未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发病。
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(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)
、生殖道、消化道。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,如人皮肤或粘膜的创
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引起发病,所以屠夫、屠场工发病率比较高
。在部分患者因吃了不洁的凉拌病/死猪肉或吃生的猪肉丸子、洗切加工
处理病/死猪肉引起发病,加工冷冻猪肉也可引起散发病例。部分患者也
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。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,但还
没有证据提示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。
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为4小时~7天,在屠宰或处理病/死猪后1~2天
内或进食病/死猪肉后2~3天,最长7天突起畏寒和发热,多为高热、伴
全身不适、头痛、身痛。部分患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。皮肤
出血点、淤点、淤斑如图1(A.B.C)。血压下降,脉压差缩小,很快出
现休克。人感染猪链球菌后,视细菌侵入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,临
床分为四种类型[3-4] 。
(一) 普通型 起病较急,畏寒、发热伴全身不适、厌食、头痛、身
痛、肌肉酸痛、腹痛、腹泻,体温多在38℃ 以上,高则可达40℃ ,头
昏、乏力明显,但患者无休克、昏迷和脑膜炎的表现。
(二) 脑膜炎型或脑膜脑炎型 该型为最常见临床类型。起病急,发
热、畏寒、全身不适、乏力、头痛、头昏、恶心、呕吐(常为喷射性呕
吐),重者可出现昏迷。患者常在发热后出现明显头痛,伴呕吐和意识
障碍,脑膜刺激征阳性。脑炎型患者常伴有听力障碍(30%左右或更高),
多数为听力减退,少数患者可失听。部分患者可有周围性面瘫和复视。
脑膜炎患者常伴口唇疱疹,部分患者发生化脓性关节炎,少数发生葡萄
膜炎、眼内炎等。
(三) 休克型 患者起病很急,常发生于屠宰病/死猪且手部皮肤有
破损的人,多在屠宰后1 天内发病,快者2~3小时,慢者13~16小时。
表现为急起畏寒或寒颤、高热,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、心慌、部分病
人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四肢发冷、面色青灰、口唇发绀、头
昏或意识改变、血压下降、脉压差缩小、少尿等休克表现(即链球菌中
毒性休克综合征),病情进展快,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,如呼吸窘迫综
合征,心力衰竭,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等。部分患者肢体远端
皮肤有出血点、淤点、淤斑,面部、四肢常见。该型病情进展迅速,病
死率高。个别经抢救成功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。
(四) 混合型 同时具有脑膜炎型和休克型的表现。往往见于休克型
经抢救治疗后休克改变,存活到1天以上,出现脑膜炎并同时伴有其它脏
器损害的表现。其它少见的感染类型有感染性心内膜炎、关节炎、肺炎
或支气管肺炎。
临床症状
病猪发病初期关节肿大,跛行,卧地不起。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。
体温升高到41℃以上,呈稽留热,呼吸促迫,心跳增数,粪便干燥,有
的呈算盘子状,粪便表面常有粘液。后由一肢变为两肢疼痛。病猪耳部
、胸部、腹部出现紫斑。
剖检情况:皮肤上有生前样的紫斑,尸僵不全,血液凝固不良。口
鼻流出血样泡沫状的液体,气管内充满泡沫,肺有出血斑;心包积液呈
淡黄色,心内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;全身淋巴结肿大,切面充血、出
血。脾脏肿大,肾呈现紫色。关节部皮下胶胨样水肿,水肿液为淡黄色
。切开关节切囊有乳酪样物,关节滑液变浊,关节滑膜充血,关节呈浆
液纤维素性症。
防治措施
(1)发病后全场立即进行普查,隔离病猪,减少传播;对有脓肿,尿
囊积液,后肢麻痹,瘫痪的病猪予以淘汰。
(2)加强环境消毒和畜体消毒,舍内每日1次,舍外隔日1次;消毒药
品交替使用,连用1周;在饲料中加入抗菌素如土霉素和金霉素。添加量
为0.1%-0.2%,连用7 d。
(3)对有价值的病猪以肌注大剂量青霉素加安乃近,一侧颈肌注射,
另一侧颈肌注2.5%恩诺沙星1 mL/kg体重),2次/d,连用3 d,未痊愈或
反复的病猪,肌注混感附红康+头孢噻呋钠。
预防措施
非污染猪场应于5-10月份对3-5日龄口服4头份首次免疫,50-60日龄
肌注2头份加强免疫;种猪每年4月份
污染猪场应全年对7日龄仔猪免疫1次。45日龄第二次免疫;种猪每
年4月份和10月份2次免疫。